其他賬號登錄: 注冊 登錄
九江禮淶農業
--國家農業產業化省級龍頭企業
TEL:0792-7170699
在線客服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六 :8:00-17:00
 聯系方式
客服熱線:0792-7170699                  0792-7170666
郵箱:57817756@qq.com
新聞詳情

江西九江柴桑區: “三鏈”融合,助推“共富”有力度

發表時間:2023-12-01 13:17

江西九江柴桑區: “三鏈”融合,助推“共富”有力度




鄉村干部報網



  霜降節氣過后,柿子完全成熟了。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區新塘鄉農村家家戶戶門前以及溝溝畔畔遍布的柿子樹上,掛滿了金黃的柿子,這是美麗鄉村的天然點綴,也是助農增收的特色產業。


  走進新塘鄉胡橋村的禮來農業產業示范園區,一串串削過皮的金黃柿子懸掛得密密麻麻,放眼望去非常壯觀,惹得凡是來合作社的人都爭相照相打卡。“再過45天左右,這些柿子就變成優質柿餅,成為深受市場歡迎的休閑食品。”胡橋村黨支部書記余道火介紹,今年的柿餅已經全部上架,早在霜降節氣前,村里就舉辦了首屆“金柿節”,吸引了不少電商、游客。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近年來,柴桑區全面打通資源要素在城鄉間自由流動的通道,依靠青山綠水探索生態創新,堅持內源性發展和外源式推動相結合,通過構建“黨建鏈”帶動“產業鏈”,“產業鏈”引領“致富鏈”的模式,助力村級集體經濟跑出加速度。


  “黨建鏈”——黨旗引路凝聚致富合力


  “我們積極探索‘黨支部+企業+農戶’的非公經濟組織黨建引領模式,按照‘集體主導、企業(大戶)入股、農戶參與’發展思路,大力推進股份合作產業模式,2021年,我們村申報成立了泰邦農業有限公司。”涌泉鄉黃洞村黨總支書記劉章順說,在村黨組織帶領下,今年該村收入已突破900萬元,帶動農戶增收70萬元,補助困難群眾20萬元。


  涌泉鄉黃洞村的蓬勃發展是當前柴桑區推動新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大農業觀”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柴桑區以“大農業觀”打開富民興村發展思路,串珠成線、連塊成帶、集群成鏈,打造“一社多部”合作示范區、黃洞村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基地、彭灣村“一領辦三參與”的紅色產業園等,推進種養加銷一體、農林牧漁結合、一二三產業聯動發展的“全產業鏈”建設。


  “如今,我們村里人氣火爆,研學業態不破壞綠水青山,還可以發展鄉村,村里多了人氣,聚了財氣,還創造了社會價值。”城門街道白合村黨總支書記陳大明說。為豐富鄉村發展業態,村黨組織圍繞“黨建+研學”破題,依托白合村地方資源、特色產業、人才優勢等,將中小學的研學教育實踐,與生態文旅、綠色休閑等產業有機結合,引進本地企業進行市場化運作,通過“農文旅”模式,帶動全村走上了鄉村振興發展快車道。


  柴桑區要求立足山水稟賦,鏈起以生態農業、健康食品、休閑農旅為核心的全域旅游特色產業集群,鄉村旅游產品和服務從“吃住行游購娛”傳統要素向“商養學閑情奇”新要素擴展,成立首個“一園三谷兩中心”項目黨支部助力文旅領跑,共接待游客40余萬人次、直接營收700余萬元。


  “產業鏈”——產業鋪路激活內生動力


  “赤湖村分紅12萬元,龍江湖村分紅15萬元,白馬湖村分紅30萬元……”日前,城子鎮在2022年度強村公司分紅大會上為各村發放收益成果。


  鄉鎮主導,組建強村公司,是柴桑區破解鄉鎮推動集體經濟發展的一個創新舉措。柴桑區研究制定《全區關于組建強村公司健康發展實施意見》,鼓勵有條件的鄉鎮市場化運營管理強村公司,以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股金的方式入股分紅。短短一年時間,全區12個鄉鎮成立9個強村公司,預計今年底有6家可產生效益并分紅到村。


  基于一方水土,突出地域特點,強化產業推動,柴桑區連續3年實施黨建引領“一村一品”振興項目,創新搭建第一書記“帶貨”平臺,累計幫銷農旅產品千余萬元。依托本地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仙客來生物和博萊農業,推動全區畜牧養殖、靈芝菌菇等產業合作社快速崛起,培育出禮淶農業、鑫萬來食品、好味來食品等一批農業企業,不斷實現村集體經濟多元化、特色化、品牌化,為高附加值農業轉型升級奠定了堅實基礎。


  “致富鏈”——結對拓路激發外在活力


  城子鎮彭灣村是江西省紅色名村,也是遠近聞名的果蔬種植產業強村,2022年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達106萬元。為進一步打破區域土地限制,村黨支部書記但海珍主動聯系周邊3個村,提出了聯村發展的建議,得到了積極響應,果蔬種植、加工特色產業聯建項目得以迅速落地。“因為規模不斷擴大,2022年我們村僅果蔬冷鏈加工就賺了20萬元,帶動周邊村村均增收較去年翻了兩番。”但海珍自豪地說。


  強村能夠帶動,弱村就好發展。今年柴桑區全面深入推進強村帶弱村聯村發展模式,通過區級統籌、鄉鎮主導、村級聯動,全區92個行政村中,通過產業擴面、延鏈補鏈等方式抱團發展的就有47個。2022年,13個“強村”經營性收入均超100萬元、所有“弱村”經營性收入達15萬元以上,提前一年實現了全省村村破10萬元的倍增目標。


  柴桑區還以省級“紅色名村”彭灣村為核心,帶動建設高品質“文旅旺區”,串聯岷山紅色文化旅游區、馬回嶺老火車站遺址和彭灣赤湖紅色名村,形成“旅游+紅色文化”環廬山旅游帶。依托毛橋村集體經濟產業示范區,開發出廬山花溪谷、牧心谷、山地極限探險公園等主題景點,“休閑農莊+度假”環高鐵休閑帶效應初顯;持續打造港口觀鳥休閑旅游示范區,做大柴桑(江洲)生態旅游文化節品牌,創建“水上游樂+體驗”環島湖生態旅游帶,以“三區三帶促三產”為核心的農文旅“三位一體”發展成效顯著,平均年接待游客200余萬人次,為村集體增收500余萬元。高起點規劃黃洞村、毛橋村大型田園綜合體,依托江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九江市柴桑區)鄉村振興學院,為三產融合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通訊員 柯學 楊子萌


文章分類: 集團新聞
分享到:
會員登錄
登錄
其他賬號登錄:
我的資料
留言
回到頂部